哈佛大學熊教授;企業家精神的客觀能力
2023-01-18 來源: 內蒙古金融網 瀏覽量: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先生認為,正是企業家的前瞻性、決斷力和冒險精神,催生了創造性破壞。具體來看,這離不開企業家的兩種關鍵的客觀能力。
第一種能力,堅持創新的決斷能力,具有積極向上的創新力。
熊彼特認為,對企業家來說,創新就是生命線。所謂創新,就是不斷從企業內部調整產品、流程或組織結構,也就是堅決破壞低效率的舊結構,不斷創造有潛力的新結構、新機制,永遠保持積極向上的創新力。
第二種能力,頂住爭議的抗壓能力,具有堅強持久的意志力。
由于信息不充分,創新的未來是不可知的,這就像從無到有新建一條路,難度遠遠大于順著已有的路向前走;加上人的惰性和畏難情緒,以及社會環境的反作用,比如習俗,以及既得利益群體的阻礙等,這就導致在創造性破壞過程中,企業家往往面臨很多爭議和阻撓。既有內部員工的不理解、不配合,也有外部同行的冷嘲熱諷。
很多企業之所以無法通過創新考驗,就是企業負責人面對壓力和爭議,無法保持定力,在該堅持的時候不敢堅持,結果成功只屬于少數人。
所以,企業家必須要扛住壓力,堅持下去,為設想中的創新組合而拼搏。這是企業家的典型特質,也是企業家精神的精髓所在。你看喬布斯、馬斯克、任正非,哪一個不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?無論別人喝彩還是嘲諷,他們都堅定向前,不輕易搖擺,就像英特爾創始人安迪·格羅夫自傳的書名:《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》。
那如果你并不完全具備體現“企業家精神”的主觀意愿和客觀能力,能不能培養呢?熊彼特認為,這就需要經歷兩方面的考驗:
首先,一定要進行觀念更新,改善主觀意愿。如果經常在嘴上喊著要創新,結果你從內心討厭變化、恐懼風險,更愿意停留在工作和生活舒適區,這就不是能力問題,而是觀念落后了。
其次,一定要培養關鍵能力,改善客觀能力。比如說,預測能力,就是觀察事物變化、抓住趨勢脈絡,避免方向錯誤;再比如說,組織能力,就是創建企業或進行組織結構調整,動員和組織社會資源;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,就是說服能力,也就是要善于溝通,說服別人相信你看到的未來,并爭取更多資源和資本。
總而言之,倡導并弘揚企業家精神,將推進中國經濟發展,形成更有利于創業創新的新商業文明。
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內蒙古金融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內蒙古金融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內蒙古金融網)”的作品,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 |
- 龔曉峰:下一個“任正非”在哪兒?2023-02-06
- 張學跚:內蒙古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中2023-02-06
- 哈佛大學熊教授;企業家精神的客觀2023-01-18
- 2023年給企業家的10點發展建2023-01-18
- 未來是中國中小企業大發展的新時代2023-01-10
- 一圖讀懂: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2022-04-13
- 專精特新的十點冷思考2022-04-13
- 重磅的“統一大市場”什么意思?2022-04-13
- 宋志平:疫情下如何提高企業的復原2022-04-14
- 疫情下,一定要珍惜你所在的單位2022-04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