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觀察|規范農村金融要監管更要拓寬正當渠道
2017-02-20 來源: 農村金融時報 瀏覽量: 本網訊,近日公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于“加快農村金融創新”方面做了大篇幅表述,并首次提出要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,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。中央一號文件的這一提法,正是針對當前農村非法集資泛濫、金融詐騙不斷的現象,及時作出的部署。
“利息低、放款快、上門服務”類似的廣告在農村樓房白墻上隨處可見。
近年來,我國金融行業內非法集資、金融詐騙的事件層出不窮,并逐漸從城市向農村蔓延。問題到底有多嚴重?此前有媒體報道,河南一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16個鄉里,有14個鄉都被偽“P2P”非法集資“洗劫”,其中一個村被騙800多萬元。猖獗的非法集資活動給參與集資活動的無辜村民帶來的巨大危害,這不能不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村民的高度重視和警惕?!?/p>
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,目前我國涉及農村金融的違法行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,一個是高利貸,一個是非法集資,前者利用農民需要錢的心理,后者利用農民想要更多錢的心理。其中就“非法集資”而言,目前多以認領股權、入股分紅,大多數借助種植、養殖、項目開發等名義進行。
農村何以成為金融風險潛藏地和高發區?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看來,農村地區非法集資活動猖獗,既有客觀原因,也有主觀原因。一方面,隨著經濟的發展,農村地區對資金的需求持續上升,但農村地區恰恰又是資本短缺,金融體系很不完善的現狀,這就給各種非法集資活動創造了條件。另一方面,許多村民風險意識淡薄,再加上職能部門監管薄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。
實際上,針對近年來非法集資的嚴峻形勢,從國務院到各地方、各部門,均高度重視,不斷加強監管。此前,國務院曾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》,強調要加大防范和處置工作力度,切實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,防范系統性、區域性金融風險,并指出“省級人民政府是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的第一責任人”。不少省市也相繼出臺相關文件,以遏制非法集資高發勢頭。與此同時,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》,并成立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,旨在堅決打擊和取締嚴重違法違規的互聯網金融活動。
記者發現,規范農村金融僅靠監管還不夠,“金融正規軍”要深入農村,擴大農村市場,才能讓非法分子無藏身之地。據相關報道顯示,2016年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力農村市場的并未達到預期,依然處于緩慢發展階段,不過已經有相關人士預測,未來兩三年內,隨著農村市場基礎條件的形成和完善,農村互聯網金融的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。
可以看出,未來在推動農村金融創新、規范農村金融的過程中,要監管更要拓寬正當渠道,完善農村金融體系,讓更多金融機構參與進來,搭建正規金融平臺,為農村金融提供正當的渠道,解決農民融資和理財問題。
作者:蘇暢/責任編輯:陳麗花
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內蒙古金融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內蒙古金融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②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內蒙古金融網)”的作品,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 |
- 亮相“讀懂中國”國際會議 燕谷坊2023-12-08
- 品牌“上新”!內蒙古羊雜飄香千萬2023-12-07
- 一滴酒的故事 承載內蒙古味道 |2023-11-30
- 燕谷坊榮膺2023中國品牌節華譜2023-11-29
- 燕谷坊品牌總監王聞:厚積薄發,打2023-11-24
- 牌照混業:松綁尚需制度投行業務或2017-01-05
- 《金融時報》中國考慮改革主權債發2017-01-06
- 票據寶觀察:互聯網金融的“春節時2017-02-06
- 【觀察 】中國的“金融救火隊”高2017-02-14
- 記者觀察|規范農村金融要監管更要2017-02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