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訊:“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,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?!?/span>
“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必須從思想上、行動上做好準備,多儲備一些政策舉措,多打提前量,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……”
“堅持系統觀念、守正創新,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!”
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,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、理事長郭大勇研判經濟金融形勢,思考農信發展路徑,給出經營管理策略。
“高質量發展”是內蒙古農信定調2023年重點工作的關鍵詞。面對諸多挑戰,農信社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是什么?如何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?
“農信社植根大地沃土,有著頑強生命力和適應性,以船小好調頭的靈活性和全區一盤棋的系統性,什么風浪都阻擋不了農信人前進的腳步?!惫笥氯缡钦f。
在他看來,農信機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,需要從經營策略、改革創新、創優服務等多個維度,遵循底層邏輯,蹚出轉型新路,開辟發展新局。
穩住“底盤”:
遵循高質量發展的“經營邏輯”
面對新形勢、新任務,最為關鍵的是經營邏輯要轉變。
郭大勇指出,基于“適應經濟發展形勢、適應同業發展趨勢、適應自身發展需求”三個層面的考量,內蒙古農信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,在年初就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。
“圍繞目標任務,我們積極轉變經營策略,通過突出‘穩、優、控、轉、樹’五個方面的工作導向,找準發力點,穩住基本盤?!惫笥抡f,他進一步闡述道——
“穩”,即穩經營、穩市場、穩客戶。保持戰略定力,把發展著力點放在服務實體經濟上,辦好自己的事,圍繞“質提量增”,實現穿越周期的穩健增長;抓穩基礎客戶,挖掘潛在客戶,做好分層管理和差異化服務,增強客戶黏性,推動市場份額企穩回升。
“優”,即優結構、優考核、優服務。向結構優化要效益,積極優化業務結構增加非息收入,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穩定息差收入;優化考核導向,加大時期類指標考核力度,防止“考核套利”;樹牢“以客戶為中心”的理念,大力提升客戶體驗。
“控”,即控質量、控成本、控風險。統籌效益提升和規模增長,堅持“效益立行”、以質取勝;統籌開源增收和降本增效,樹牢“過緊日子”思想,強化運營、人力、資金等成本管控和精細化管理;統籌發展和安全,遏增、減存、控變一體推進,提高風險防范化解的前瞻性和預見性。
“轉”,即轉觀念、轉方式、轉作風。落實“七個摒棄”,扭轉粗放式經營、亂鋪攤子、熱衷壘大戶的思維慣性,端正發展觀念;完善“敏前臺、強中臺、穩后臺”架構體系,優化業務、系統流程,推動瘦身增效;適應保本微利、掙辛苦錢趨勢,變“坐商”為“行商”,“躬下身、沉下心”做好營銷營商工作。
“樹”,即樹精品、樹標桿、樹品牌。樹立精品意識,改變農信社“差不多就行”和重“面子”不重“里子”的舊思維,致廣大而盡精微;發揮標桿示范作用,打造更多標桿銀行、標桿網點、標桿員工,以點帶面實現農信事業質的提升;繼續提升內蒙古農信品牌知名度、美譽度,為發展聚勢賦能。
“在實際工作中,內蒙古農信社要增強主動精神、扛牢主體責任,自我加壓,盡最大努力爭取更好結果?!惫笥聫娬{,經營邏輯的轉變,既要體現在農信社“主動作為、奮發有為”的積極態度上,也要落實到引導基層行社堅持“穩中求進、提質增效”的發展節奏中。
增強“底氣”:
遵循高質量發展的“創新邏輯”
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,需要增強轉型升級的“底氣”。
“底氣”從哪里來?郭大勇分析指出,農信事業的發展,離不開“改革創新”這一驅動力。時代在變、形勢在變,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在變,需要改革創新“劈山開路”。
郭大勇指出,改革賦能、守正創新,正是內蒙古農信增強“底氣”的重要法寶。
首先,在深化改革方面,要重塑“自我賦能”路徑。
“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,從里面打破是生命?!惫笥轮赋?,農信社改革同樣如此,只有擁有了“刀刃向內”的勇氣,才能擁有主動變革、不斷成長的力量。對內蒙古農信而言,要從兩個方面發力,推動改革賦能。
一方面,要加快體制機制改革。大力破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,發揮集約集聚作用,減少重復建設和多頭研發,尊重基層行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,充分釋放基層活力;發揮層級對接和“大平臺”優勢,加強“總對總”營銷和統一宣傳,為基層牽線搭橋、鼓勁發聲;以改制倒逼機構指標真實達標,加快盟市機構改制進程,推動更多旗縣機構轉制農商銀行。
另一方面,要提升法人治理水平。加強自治區聯社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,蹄疾步穩推進改革,努力向現代化金融企業邁進;提高“頂層設計”和行業指導能力,加強行業分析、政策研究和傳導,解決“中梗阻”“末梢”不暢和跑偏走樣的問題,防止經營方向偏離;鞏固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成效,持續提升股東股權管理水平,構建合規、實用、高效的小法人治理體系;以“六個持續”為重點,加強監事會履職能力建設,提升監督、問責、整改質效。
其次,在聚力創新方面,要用好“金融科技”利器。
郭大勇強調,科技金融是大勢所趨,是高質量發展之要。強化科技支撐,既要非常重視,也要全力提速,要心無旁騖做到“五個加快”——
一是加快內蒙古農信和林信息科技中心建設,確保理念、標準、質量走在同業前列;
二是加快統一支付平臺、企業客戶信息識別系統建設,進一步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;
三是加快新技術應用,打造自主可控的云平臺架構體系,建成綜合理財管理、智能信貸等系統,為法人機構發展賦能;
四是加快智能化、人性化、特色化網點轉型,強化線上服務科技支撐,大幅度提升手機銀行、網上銀行客戶體驗;
五是加快場景金融布局,拓展與人社、住建、市監、稅務及學校、醫院等單位合作,加大保證金、工資代發、稅銀對接等營銷推廣力度,做好系統開發配套,打造全景式金融服務。
“改革,蹄疾步穩;創新,永無止境?!惫笥聫娬{,只有“改革創新”的棋子穩穩落下去,高質量發展才能滿盤活起來。面對發展中的挑戰和變局,內蒙古農信選擇的是通過持續的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,走出一條“小步快跑、日益精進”的持續進階之路。
擦亮“底色”:
遵循高質量發展的“服務邏輯”
走好進階之路,還要遵守“服務邏輯”,擦亮“底色”,保持戰略定力。
農信社是土生土長的地方性金融機構,服務“三農三牧”始終是最鮮明的價值底色。郭大勇表示,走得再遠,都不能忘了最初為什么出發。只有明確了“我是誰、在哪里、要到哪兒去”,才能守住初心,不迷失方向。
對內蒙古農信來說,遵循高質量發展的“服務邏輯”,就要從“服務地方經濟、賦能鄉村振興、拓展普惠金融”三個方面精準發力、綜合施策——
在服務地方經濟方面,聚焦聚力內蒙古“五大任務”。
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,要把內蒙古建設成為“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、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、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,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”。郭大勇指出,服務“五大任務”推進落實,是內蒙古農信的重點工作。
例如,內蒙古農信聚力現代農牧業,特別是乳、肉、薯、絨等精深加工配置信貸資源,2023年支持奶業、玉米等12個地方優勢特色產業貸款余額要達到1100億元以上,肉牛肉羊產業鏈貸款余額達到650億元以上,服務種業振興行動和高標準農田、設施農牧業建設,保障糧食安全;加大對清潔能源、綠色農牧業、碳達峰碳中和、能源保供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力度,綠色信貸余額增速要高于貸款平均增速,增量不低于上年水平;完成國際結算、跨境人民幣申報、外匯申報等系統上線,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;發揮金融維護社會穩定作用,助力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更加堅不可摧。
在賦能鄉村振興方面,持續提升“綜合化”服務能力。
鄉村振興,農信社有為才有位。郭大勇表示,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撐,內蒙古農信下足了“功夫”。例如,內蒙古農信持續做好脫貧小額信貸投放,1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機構貸款增速要高于全區農信社平均增速,2023年授信額要達到650億元以上;做好“土特產”文章,強龍頭、補鏈條、興業態、樹品牌,打造支持地方主導產業示范標桿機構;深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“四個一”工程,推動“整村授信”提質擴面,農牧民建檔評級覆蓋率達到90%以上;大力推廣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、活畜、保單、大型農機具等擔保融資,解決貸款難問題;服務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,加大對大學畢業生到鄉、能人回鄉、農民工返鄉、企業家入鄉金融支持;用好“干部雙向掛職”和“雙基聯動”,全面推進“五個振興”。
在拓展普惠金融方面,擴大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。
深入踐行普惠金融是農信社的主責主業。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,郭大勇強調,內蒙古農信制定了一系列有力舉措,擴大普惠金融的覆蓋面。例如,內蒙古農信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,支持穩增長、穩就業、穩物價,加強服務業紓困幫扶,推動城市“煙火氣”回歸;加大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車、養老服務等消費類信貸投放力度,滿足客戶多元消費需求;深化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服務,加大對先進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、數字經濟支持力度,發揮科技支行、綠色支行、企業家驛站等示范效應,助力“科技興蒙”,主動適應輕資產企業經營特點,更好服務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發展;用好再貸款、再貼現、轉貸款等政策工具,落實好減費讓利、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,更好惠及市場主體。
“推動高質量發展,核心競爭力是人?!惫笥聫娬{指出,擦亮農信社為農服務的“底色”,完善“人才戰略”布局,培育能打硬仗的農信人才至關重要。
為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人才隊伍,內蒙古農信堅持黨管干部、黨管人才,加大機構領導班子選配力度,有針對性地補充復合型領導人員;統籌抓好人才源頭發掘和系統培養,注重從基層一線選拔培養優秀干部,加強歷練、開闊視野、增長才干;開展“擔當作為好干部”選樹工作,培樹一批標桿干部、標桿員工,激勵擔當作為;加強人才庫建設,發揮示范作用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。
在祖國北疆,內蒙古農信的高質量發展效能,正持續顯現。
這背后,彰顯的是一股向上生長、奮發有為、開拓進取的蓬勃力量。
在這股力量的驅動下,內蒙古農信全力以赴穩經營、助實體、化風險、促改革
Copyright ? 2021 Nmgjrw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內蒙古金融網版權所有
郵箱: cfp05@163.com 聯系電話: 0471-4952235 傳真: 0471-4952269
常年法律顧問:內蒙古若輝律師事務所 高級合伙人 劉富玉 電話:15024934110
高級合伙人 李文靜 電話:18404823333
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 蒙ICP備08100000號-1
·內蒙古金融網絡傳媒中心 中國網通集團提供寬帶支持